-
据6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科学家展示了一种使用mRNA制剂重新编程T细胞(一种强大的免疫细胞)以攻击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新方法。在模拟心力衰竭的小鼠实验中,由重编程的T细胞引起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减少导致纤维化的戏剧性逆转。
-
57岁的大卫·贝内特危在旦夕,他的心脏已经饱受重创,几乎快无法跳动,因为没有心脏供体可以移植给他,他只能绝望地躺在病床上,感受时间无情地流逝。
-
河北邢台18岁女孩萌萌被姐夫陈某喂百草枯后,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致肾衰竭病危。1月6日,萌萌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通过双肺移植手术,生命得到重生。
-
科技日报社、世界5G大会、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奉上的我国首个通信领域科普节目《通个信》第二期,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博士为我们梳理了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5G的演变过程,并指出,技术成熟与应用爆发相辅相成。
-
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有一个10万平米的神秘小岛,它承担着特殊的任务: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上海首批“AI+园区”试点应用场景、上海人工智能欧洲杯应用先导区。
-
记者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大建筑垃圾污染环境治理力度,京津冀建立建筑垃圾违法违规处理和跨省偷运乱倒整治工作联动机制,联合治理偷运乱倒、违法处置建筑垃圾等非法行为,形成联合监管、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维护城乡环境秩序和土壤安全。
-
前段时间,海南省琼海市沙美村村民覃学深感觉心脏不适,前往村卫生室就诊。挂号后,村医何国书给他佩戴上检查设备,录入信息数据,同步上传至云平台。5G远程诊疗一体机的屏幕另一端,琼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敏实时阅片,并给出了诊断报告。
-
建筑领域是实施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66亿平方米,对减少碳排放贡献突出。提升建筑能效水平,要加快更新建筑节能、市政基础设施等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释放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
-
“课题研究要关心上下游,推进项目后路要通畅,原料要落实!”在1月9日召开的海南洋浦石化新材料院士工作站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在课题项目负责人作报告时见缝插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所在。
-
1月5日,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研究的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配套项目“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新能源友好并网、源荷协同技术及关键装备研究”正式启动。项目由国网青海电力牵头,联合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多家高校、企业联合开展研究。
-
1月8日,“中华基因组计划-姑苏”项目在南京启动。该项目以江苏地区人群为基础,辐射国内其他多个地区人群,开展涵盖全国50万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最终建成支撑我国生命医药领域发展、国际领先的大型中国人群健康和生物组学数据共享平台。
-
近日,由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热带作物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项目木薯优异资源现场展示会上,4个优异、特色的木薯新品种亮相,受到关注。
-
进入2022年,关于罕见病的好消息不断。1月1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高价值罕见病药物进医保新政落地。
-
作为一种重要的多用途禾谷类作物,高粱有着怎样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解析了高粱驯化改良过程中的基因组印记。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
-
1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获悉,从去年11月8日至今年1月10日,本轮周期累采气超过10亿立方米,达10 8亿立方米。其中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5 8亿立方米,向北疆环网供应天然气5亿立方米,辐射新疆、河南、湖北、上海等14个省市,惠及近2亿人。
-
1月8日,在独山子石化塔里木石化分公司丁烯-1装置现场,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设备进行调试,中控室内大家紧盯监控屏幕,密切关注着各项数据的波动情况。16点16分,丁烯-1产品分析合格外送罐区,标志着丁烯-1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
欧盟日前启动了第三届“减少垃圾周”活动,强调要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和回收利用垃圾。欧盟持续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有效应对塑料垃圾问题。
-
碧云天,黄草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隆冬景色别样美:成千上万的板追风逐日,汇聚成一片蓝色的海洋,一座座输电铁塔巍然矗立,串联起的电线像五线谱一样延伸到远方。36公里外,龙羊峡水电站昼夜不息,水流在奔涌跳跃间蓄势储能……
-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
2021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