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一极两区”的红塔新篇章
9月27日,红塔区代表团审查玉溪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站位高、目标明、思路清、措施实,坚持了“稳中求进”总基调,准确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一极两区”新定位新要求。
邓皓代表说:“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塔区在‘一极两区’建设中,应该发挥、也必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的部署安排,紧扣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奋斗目标,把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红塔区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一极两区’的红塔新篇章。”
邓皓代表表示,红塔区将以一流标准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城市,大力实施“东融西拓、南联北进、中优化”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建设新红塔,提升中心城市的品质内涵。加快城市更新,“十四五”期间,全区共策划包装、动态全域城市更新项目410个,计划总570亿元;抓好城市治理,全面理顺城市规划建设体制,欧洲杯城市模式,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培育大产业,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加快工业突破,抓好外引内培,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实现三年倍增、五年跨越,有力支撑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300亿元以上;抓好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节能环保、产出率高、辐射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重点在形成园区特色、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品位和体制机制欧洲杯上求突破;用好引资这一手段,努力在招引“高精尖”人才和“大好高”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马云华代表说,红塔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方向及相关安排部署,围绕打造“双百”城市和“吸引外来人口就业居住第一目标城市”,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扎实做好城市规划、建设、三篇文章,继续按照统筹安排、分类分布、积极推进、确保完成的原则,提速城市更新,致力打造安居、乐业、优教、良医、畅行、智慧的美丽幸福红塔。
江川区代表团——
推进“三区一城”新江川建设
9月27日,江川区代表团代表认真履职,审查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代表们紧扣实际发言,为服务支撑玉溪“一极两区”,奋力建设“三区一城”新江川凝聚共识。
普光照代表认为,党代会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在深刻分析当前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生动描绘了玉溪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客观精准地分析研判江川区情,切实把市委的工作要求转化为推动江川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像‘湖泊革命’一样对全区党员干部来一次全方位的‘思想能力革命’,以夕惕若厉、倍道兼行的紧迫感扛起责任,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融入全市发展的大局和目标。”
普光照表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江川区将站在新起点、谋划新思路、开拓新局面,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把玉溪“一极两区”的发展定位要求和江川区“三区一城”的定位融合贯通起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努力走出一条扩量增效的高速路、产业集聚的升级路、绿色发展的特色路;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实施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有效推动乡村治理上作示范,让江川的广大农村成为全市乡村文明治理的样本;把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帮扶力度,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兜住民生底线。持续深化“玉溪之变”江川篇章,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常成代表表示,党代会报告为玉溪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指引,为建设“一极两区”坚定了信心、明确了具体路径。“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迎难而上的勇气,在生态治理上勇担责任,在一体化发展上主动融入,在产业发展上全力以赴,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在党的领导上全面加强,坚定发展信念,增强必胜信心,以建设‘一极两区’为目标,奋力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真正把江川建设成为美丽滨湖花园城。”
通海县代表团——
凝心聚力抓落实 全力建设“三区一窗口”
9月27日下午,通海县代表团在审查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时进行了热烈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全面客观地回顾总结了五届市委的工作,同时高屋建瓴、科学系统地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代表们表示,通过报告,大家深刻认识了“一极两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李红代表在发言中说,报告紧扣政治属性,突出遵循意识,把“一极两区”发展定位和各项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今后五年的工作部署中;弘扬玉溪精神,勇于开拓欧洲杯,聚焦全力建设好“一极两区”这个中心,提出了“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的核心战略,提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民主法治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绿色生态绘就新画卷五个新目标和一系列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欧洲杯举措;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实事求是,部署未来五年工作重点突出、路径精准,围绕“一极两区”建设,明确了工业倍增、深化改革、数字玉溪建设等九项重点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对引领玉溪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党代会报告精神,切实把思想共鸣上升为行动共识,把振奋之情转化为实干自觉,全力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李家富代表说,围绕市党代会报告,通海县已经确定了“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市党代会精神的目标任务,通海县将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好市党代会精神,以此推进“三区一窗口”建设,展示通海打造“一极两区”中的担当作为。
李家富代表表示,通海要凝心聚力,提高里山工业园区产量、质量、效能,达到工业倍增的目标;要把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成沉浸式旅游示范区,融入全市发展格局;要积极引导蔬菜产业向山区半山区转移,在“一县一业”示范县的打造中持续发力;要持续深入开展“湖泊革命”,做好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
“现在是深化‘玉溪之变’的关键时期,通海县要全力提标、提速、提升、提高、提气、提效,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努力践行,落实到位。”李家富代表说。
詹道斌代表认为,报告总结的问题与短板,在通海表现得较为明显,党代会结束后,通海县将以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大会等形式,分组式、分团式研讨学习,找出问题,对标对表解决问题。他说:“按照党代会报告绘制的蓝图,通海县将对标全市发展目标、发展要求,立足本县实际,细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指标和任务,层层抓落实。”
曾敏、马加能、陈雪峰、陈文存、吴芳芳、白群山、赵思旺、蒋建波等代表还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山城湖一体化建设等内容进行发言。
元江县代表团——
抓住新机遇 实现新发展
9月27日下午,元江县代表团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进行认真讨论。代表们认为,报告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了未来五年玉溪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是一个科学实在、振奋人心的好报告。
“市党代会报告政治立场坚定鲜明、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形势理性深刻、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段登位代表在参加元江县代表团审查时说,元江县要把学习力、理解力、执行力贯穿推动元江发展始终,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态度,更加坚实的作风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好党代会精神,不折不扣、全方位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元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云南雪茄烟元江储加销中心、新元大型灌区、元江通用机场、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支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加快产业发展,报告中多处提及元江,要学深悟透,遵循和执行好党代会报告的决策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加快元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元江在‘一极两区’建设中不掉队。”瓦庆超代表说。
“牢牢把握产业发展、扩大项目、培育市场主体三个关键,为全市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注入元江动力;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善治水平‘4个重点’,为全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增光添彩,作出元江贡献;统筹做好新型城镇化、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5篇文章’,在全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不掉队。”瓦庆超代表说,要贯彻落实好党代会报告的各项决策部署,元江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动全县上下政治能力变强、学习研究变实、效率节奏变快、工作方法变优,以“元江四变”践行“玉溪之变”,切实在“一极两区”建设中彰显“元江精彩”。
白文华代表说,元江县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实施“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核心战略和“一极两区”建设上来,增强遵循意识和执行意识,结合元江的发展定位和产业体系布局,抢抓工业倍增、重大水利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干热河谷基地和高端果蔬基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重大机遇,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盘活镍矿资源,提升风电、光电、水电发展水平,破解元江工业发展瓶颈,补齐元江基础设施短板,努力建设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在“一极两区”建设中贡献元江力量。
“芒果产业在元江县是一个大产业,元江要从品种改良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上做足功课,做大做强芒果产业。”“我们将对照报告提出的九项工作,分析梳理甘庄街道存在的优势和短板,抓好多规合一、甘庄侨乡芒果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积极融入全市‘一极两区’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问题,张光彦、陈劭瑜、冯德华、王晓梅等代表纷纷发言。
新平县代表团——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助力“一极两区”建设
9月27日下午,新平县代表团集中对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进行审查。代表们认为,报告明确了建设“一极两区”的各项重点任务,彰显了市委坚强有力的政治担当,是一个政治性、全局性、纲领性和引领性很强的报告。
江华代表深入分析了我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并围绕玉溪发展的新定位,逐一梳理了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和发展路径。他说,新平县要继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巩固工业经济优势,在工业倍增上有新作为;要用好优势、挖掘潜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治理;要充分挖掘新平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打响“神秘哀牢山、风情花腰傣”品牌;要对照“双十”目标做强做美县城,在城市建设上继续发力。在干部作风建设上要弘扬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工作要顺大势而为,注重把握政策和机遇,主动作为不能等,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报告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玉溪‘一极两区’的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重大举措,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目标很清晰、措施很给力,既是一部‘教科书’,又是一部‘方法论’。站在新的起点,新平县将全面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大势、体察县情、明确方向,加快推动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王丽萍代表说,新平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在“3+4”的现代产业框架下,加强产业规划布局调整,在重点领域上求突破,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在全市建设“一极两区”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杨文举代表说,新平县将坚持工业强县,培育以仙福集团为重点的五百亿级钢铁产业及配套集群,以两矿为重点的百亿级矿产采选集群,以斗戛轻工产业园为重点的五十亿级轻工制造集群,以南恩公司为重点的三十亿级生物资源加工集群,全力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大力实施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2020年欧洲杯企业、国企资产规模等“倍增计划”,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滇中崛起增长极发展后劲。
“报告为今后五年的工作画好了路线图,安排了时间表,新平县将进一步明确方向、振奋精神,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全面系统学习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支持文件,学懂政策支持、政策取向和工作导向,在政策中寻机遇、找项目、谋发展,最大限度挖掘政策红利,跳出‘以前没干过、别人没做过’的思维禁锢,助力全市打造‘一极两区’。”王玲、赵昌、施文等代表纷纷发言。
市直机关代表团——
攻坚克难谋发展
9月27日下午,市直机关代表团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总结实事求是,对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明确,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要求,是指导我市做好今后五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解仕清代表说,党代会报告对为什么要建设“一极两区”和怎样建设“一极两区”进行了深入阐述,明确了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0%以上的目标。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令人鼓舞,但关键要落实在抓产业、抓项目上。工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实施工业强市就要下功夫抓产业、抓项目,产业发展了,人口聚集了,商业也活了。要攻坚克难谋发展,凝心聚力抓产业,把优质项目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引擎”持之以恒抓下去,力争在产业发展上给“十四五”开一个好头,以支撑10%的经济增长速度。
“报告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主题鲜明,凝聚了集体智慧,符合玉溪发展的实际!”师燕忠代表认为,卫生健康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石和基础,贯彻好党代会精神,要着力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补齐卫生健康短板,全力推进健康玉溪建设。
李富春代表认为,报告紧扣中央和省委对玉溪的要求,从八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绩,指出了玉溪亟待解决的问题。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靠人才支撑、教育先行,市委坚持把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在报告中提出“力促教育发展与人均生产总值相适应,打造‘学在玉溪’优质教育示范区”,这为玉溪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新一届市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王红代表认为,要坚定不移守住民生保障底线,努力补齐民生短板;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
“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清理整顿力度,将‘双减’的有关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教师校内课后服务费用。”
“希望一如既往重视职业教育,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建设,让学生边学边干,让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
“建议加强对人力资源行业的重视,让人力资源行业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促进年轻人就近就地就业,促进玉溪经济社会发展。”
“玉溪现在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馆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建议在加快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出台具体措施,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
市直机关代表团的代表们仔细研读报告,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提纲,围绕产业发展、教育改革、就业、就医、教师绩效考核、人才引进、城市更新改造、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踊跃发言。
(责任编辑:王丹萍)